第一集【配件篇】
在一波三折後,SONY 2009頂級家用攝影機 HDR-XR500V終於在4月17日晚上入手!
話說昨天4月17日(星期五)上午,小弟接到來自華揚數位老闆的電話:「已到貨」,於是迫不及待的在昨天晚上約七點左右立刻到店裡取貨,嗚嗚嗚!在經過兩個月的比較、搜尋、比價、等待後,終於拿到機子了!在店裡老闆的諄諄善「誘」下,先敗了副廠壁插式充電器、鏡頭保護鏡、螢幕保護貼;接著老闆女兒從旁鼓勵,又差點敗了副廠FH-100電池,幸好小弟事前做過功課,已決定購入原電FH-70,所以並未再度心動!趕快把機子收一收,付完錢就跑了,因為我看老闆的老婆又拿著攝影包過來了......。
接著繼續到其他地方敗配件:原電FH-70、VELBON CX-686腳架、SONY LCS MX-100攝影包,這些都是事先在網路搜尋有店面且價格是接近最低價的。
以下條列式敘述:()內為購入店家
1、原電FH-70(德加拉)2100
2、VELBON CX-686油壓腳架(中野數位)2200
3、SONY LCS MX-100攝影包(聖安)1300
加上攝影機35900、保護鏡200、保護貼200、充電器400,
總共花了:42300大洋。
其中腳架部分,由於先前看過一些「先鋒」們 XR520V 的開箱文中,都未提到使用這支腳架,所以購入後還覺得怕怕的,直到剛剛拆開一用,發現還真是好用哩!油壓雲台果然不是蓋的,雲台上下左右的移動非常柔順,此型號全伸展高度為163cm(含中柱),腳架張開時倒是蠻大的,在裝上攝影機並將中柱升至頂點後,穩定性相當好,而且此腳架附快拆版,攝影機在腳架上裝卸也很方便。缺點是,中柱升降時就不是油壓式了,而是搖桿齒輪式,在升降時就會感到有點滯澀感,但此價位來說,我想已算是相當好的了!
接下來,就等我這兩天有空再去試機,看此機在使用上是否有其他問題。至於影片,因520V與500V規格上除硬碟容量外並無不同,我想大家都PO很多了,小弟等拍到特殊一點的畫面後,再找時間PO上吧!(對了!今天在台中都會公園試機,GPS一直在搜尋訊號,但並未成功,所以小弟猜想,此批500V目前看來是有GPS的)
以下,不能免俗的附上開箱相片,並盡量加以旁白介紹,請大家慢慢觀賞!
包裝盒外觀(注意:是500V喔!)
打開包裝盒第一眼
主機外觀(光線調的不太好,大家多包涵)
外觀細部(驗明正身:XR500)
原廠配件大集合(店家多附了一本SR12的中文使用說明影本)
其他自購配件(下排:腳架、上排左:MX100包包、上排左二:鏡頭保護鏡、上排右一:副廠壁插式充電器附車充線、上排右二:已拆封的原廠FH-70)
來一張攝影機與包包的比例照,此包可分離成一大一小,個人覺得蠻酷的,實用性也高,可惜小包沒附背帶。
重頭戲來了!CX-686腳架(未展開,腳架上那片像軟木塞的就是快拆板,很方便,拆卸方式像SONY原廠腳架,扳開即可取下)
CX-686全展開示意(含中柱升到最高,我家小朋友身高約118cm,腳架底面積還蠻佔空間的)
XR500上腳架囉!雲台左右上下推移皆平順,無頓挫感。主機上架後雲台移動時,機身穩定,鏡頭無明顯晃動感,只有中柱上下移動時鏡頭會稍有晃動!油壓可調鬆緊,亦可鎖緊固定,雲台不可更換。
0419補充:
再補上幾張MX-100攝影包與CX-686腳架的細部特寫與簡介。
SONY LCS MX-100
MX-100的包包本體可以裝入一台XR500,還有空間可裝入其他東西,如:充電器、電池等。另附的小包則可再放台一般消費型數位相機。包包本體裏的一些其他小空間則可拿來放相機的電池或記憶卡。若嫌包包過大的人,可以考慮另一款SONY LCS-VAC ,此款大小大概裝台XR500就差不多了,應該連充電器都放不下,多放顆電池應該勉強可以,主要優點是體積小,出門背起來不會覺得太累贅。
MX-100側邊小包
側邊小包與XR500合照,可看出其比例。
MX-100本體內部照
MX-100裝進XR500後的內部照
VELBON CX-686
接著是VELBON CX-686腳架,小弟從一開始有攝影機後,從未用過腳架,本腳架是第一次使用,在無敵冰人兄的開箱文中大略分析腳架後,經過一番比較(價位、雲台、高度),才決定此款。原本曾考慮用原廠線控腳架SONY VCT-60AV,或是另一款副廠線控KS-888,可是仔細想想自己的使用場所,線控好像也非那麼必要,加上原廠腳架的高度不高(142cm),也怕中柱升到最高後,可能會有不穩定感,所以最後才考慮CX-686此款。另外會選油壓雲台的因素,是因為在DVWORLD論壇裡,看到香港同好用Canon HF11加油壓腳架所拍的影片,鏡頭的移動等都非常柔順,不會因轉動而讓畫面有頓挫現象,當然,香港同好那支腳架更高級,因為它連中柱升降都是油壓的呢!總之,已購買XR系列的同好們,可以考慮到現場試用此款看看喔!
快拆板機制特寫(跟SONY原廠那個很像)
快拆板拆下後特寫
油壓雲台特寫(快拆板已卸下)
雲台側面照(高低與左右皆附有刻度可供對應位置,畫面中間那顆圓形鈕釦狀開關,是調油壓的鬆緊度)
雲台正面照(看起來還蠻厲害的喔!)
配件大略介紹至此,下篇有空就來寫寫拍攝心得,或是影片轉檔的心得囉!